欢迎光临~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分校
语言选择: 中文简体 ∷  中文繁体

学校简介

       玉溪一中分校从实际出发,立足于校情、学情、生情,制定学校特色化发展工作方案,确立学校特色化发展之路,形成独特、稳定、优质的办学风格,并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确立学校精品化办学目标,形成“1·3·1”教学理念与“1·3·1”教育理念,学校以理念为基石,以改革促发展,让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推行“1+3+1”教育模式,提高全校教师的教育水平。
       所谓“1+3+1”教育模式,”1”是指每一位老师都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3”是指“坚持讲文明、讲礼貌、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坚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坚持老师定位为‘严师益友、良师益友、人生导师’”,“1”是指“坚持更多的鼓励、肯定和表扬”。全校所有职工在教育学生时,都必须围绕这一模式进行工作,事实上也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坚持有效课堂教学理念,执行“1+3+1”教学模式。
       所谓“1+3+1”教学模式,前一个“1”,是指每位老师都要有一个“成绩目标“,且这个目标必须符合学校要求,不完成决不罢休;中间的“3”是在课堂教学上要“整体推进、反复提问、启发诱导”;后一个“1”是指每节课最后都要有“归纳总结”,检查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完成情况。
       三、教师队伍
       人事工作是我校的关键工作之一,随着学校发展对人事管理水平要求的不断提升,以及学校对实施“有效课堂”高层次人才的追求,经过多年探索,玉溪一中分校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招聘、培训、入职、管理、考核的人才管理体系。运作至今,我校已经聚集了教职工195人,初中部任课教师39人,其中教师均为一本类知名院校毕业,有70%的教师均来自云南省外教育发达地区。学校办公室高效科学的用人体系,进一步优化了我校教师队伍,合理的保障了学校优秀教师的储备,为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招聘
       玉溪一中分校面向全国各地招聘一类本科优秀毕业生及有教学经验的教学骨干,并与云大、云师大、西北师大、山东师大、陕西师大、四川师大、华中师大、武汉大学等一流高校保持常态化联系,积极参与各高校举行的大型招聘会,同时我们还积极联系各高校辅导员,由高校辅导员向我校推优,把有意到民办学校有所建树的优秀毕业生推荐予我校。
       经过高校推荐及招聘会面试洽谈,随后我校便会邀请应聘教师到学校进行双向考察,学校方面安排应聘教师进一步面试,本次面试将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以便对教师的入职意愿,及教师的人品师德进行评估。面试评估达到我校要求后应聘教师需做专业测试题,测试分数合格后进入试讲。试讲考评组由学校领导及相关教研组、学校骨干教师组成,全面考查教师的专业素养。所有环节通过后,应聘教师方可与我校签订见习协议书,进行入职培训。
      (二)培训
       我校教师在入职考察通过后,便会进入为期六个月的见习培训阶段。见习期间,教师将参加学校的新教师培训会、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培训会、新老教师经验交流会及常规的教师例会、教研会等。除此之外,见习教师还将承担学校及学校下设教育培训中心的部分教学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教学理念,加强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的交流融合,促使新教师成长,不断缩短业务成熟周期。
      (三)入职
       在经历六个月的见习期后,按照学校相关规定,经办公室考核合格,便可与学校正式签署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后,办公室把教师评估意见汇总到学校教务处,由教务处根据教师特点,因人而异,科学安排授课年级、班级与课时量。
      (四)考核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并公平评价每一位教师的日常工作以及教学成绩,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为学校评模选优工作以及绩效考核提供依据。本着注重过程,突出成绩的原则,学校特制订《玉溪一中分校教师管理考核办法》,对教师的教学成绩部分及非教学成绩部分进行量化考核,非教学成绩部分着重考察教师的师德与人品,做到了真正的客观公正,为学校的人事行政管理提供了直接依据。
      (五)管理
       在日常的教师管理当中,学校各部门根据《玉溪一中分校教师管理考核办法》中自己负责的部分,对教师的教学成绩及非教学成绩两部分进行量化评分。评分汇总至办公室后,学校办公室将根据评分,确定评模选优对象。同时,也对无法适应学校教学的教师进行再培训,对工作较为吃力的教师进行职位调整。
       四、德育成果
      (一)坚持“1·3·1”教育理念
       所谓“1+3+1”教育模式,“1”是指每一位老师都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3”是指“坚持讲文明、讲礼貌、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坚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坚持老师定位为‘严师益友、良师益友、人生导师’”。“1”是指“坚持更多的鼓励、肯定和表扬”。全校所有职工,在教育学生时,都必须围绕这一理念进行工作。
      (二)坚持德育首要地位,德育工作队伍健全,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体系和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德育工作网络
       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学校有利条件,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地精心组织教育活动,注重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想品德教育和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自立、自理的精神和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三)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常规制度,工作职责明确,目标任务具体,检查落实到位。开展“我的梦、中国梦”、“崇尚科学、拒绝邪教”等主题系列教育活动
       学校坚持“不让优秀的学生变得平庸,坚决把普通的学生变得卓越”的教育理念,学校充分利用全寄宿制的有利条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制、环保、安全、心理健康、孝心敬老、感恩教育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我校充分发挥学校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团委、学生会等传播渠道,大力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法制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组织学生观看反邪教主题展览报,引导学生认识邪教,自觉抵制邪教。开展“好家风”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以书法、绘画等形式展示自己的家风家训,感悟传统优秀文化,修身养性。
      (四)进一步完善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我们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的指示精神,建立全新的、反映建构主义评价观及多元评价和质性评价思想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在坚持更多的肯定、鼓励和表扬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
      (五)加强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和“三风”建设。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重视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和“三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各种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质。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禁毒防艾讲座、青春期知识讲座、体育运动会、文艺晚会、新生军训活动等。同时,积极探索创建学生社团,以文学社为主体,建立学校小记者站;以英语角为基础,掀起全校外语学习热。以学校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为主要平台,面向全校学生征集优秀作品并发表,鼓励学生创作充满正能量的文章。

联系我们

校长室:0877-2777776
教务处:0877-2777777
办公室:0877-2777778
邮箱:2777408835@qq.com
地址: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镇师旗中所2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
滇ICP备2021006552号-1